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在地酷兒文學與網路社群文化
Local Queer Literatures and Virtual Communities 
開課學期
106-1 
授課對象
 
授課教師
鄭芳婷 
課號
TwLit1025 
課程識別碼
145 102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5,6,7(12:20~15:1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07 
備註
A1:文學與藝術
總人數上限:3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61TwLit1025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網路社群平台作為「酷兒」(Queer)族群發展認同的重要管道,提供了彈性、多元、流動的虛擬時空。在此時空當中,挑戰主流建構價值的文學創作繁衍茂盛,經年累月後自成系譜。本課程以重點主題方式介紹當代重要酷兒理論與網路社群論述,搭配近二十年內在台灣網路社群發表或傳播的經典酷兒文學作品,深度探究作品當中所透露出來的在地酷兒認同力量。 

課程目標
藉由深度檢視當代酷兒理論、網路社群論述與在地酷兒網路文學,引導修課同學重思文化理論、文學作品與社會議題之間的三向緊密關係,加強同學對於三者的邏輯思考、鑑賞與評論能力,並從中增進對文化社會的關懷與責任。 
課程要求
1. 課程參與為評分重要依據,無故缺席將予扣分。
2. 個人期中報告為口頭報告,每人8分鐘,成績為修課同學即時互評。
3. 個人期末報告包括:A.簡要口頭報告,每人8分鐘;B.書面報告,長度七頁(不含封底、摘要、圖表、參考資料)。1/7(延至1/11) 前繳交doc(x)電子檔至ceiba。
4. 每週課程結構包括:A.當週同學期中報告 B.課程講演 C.批判討論。
5. 第14週另有田野探勘作業,以簡潔口頭報告呈現(每人三分鐘),無需繳交書面報告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(1) Halberstam, Judith. The Queer Art of Failure.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, 2011. 1-25.
(2) Case, Sue-Ellen. “Towards a Butch-Femme Aesthetic” Discourse. Vol. 11, No. 1, 1988-89, 55-73
(3) Butler, Judith. Bodies That Matter. New York: Routledge, 1993. 223-242.
(4) Munoz, Jose Esteban. Disidentification. Minneapolis: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, 1999. 1-34.
(5) Anderson, Benedict. Imagined Communities. New York: Verso, 2006.
(6) Bruns, Axel. Blog, Wikipedia, Second Life and Beyond: From Production. New York: Peter La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, 2008.
(7) Haraway, Donna. Simians, Cyborgs, and Women: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. New York: Routledge, 1990.
(8) 洪凌《黑太陽賦格》台北:蓋亞,2013。
(9) 陳雪《惡女書》台北:印刻,2005。
(10) 邱妙津《鱷魚手記》台北:印刻,2006。
(11) 邱妙津《蒙馬特遺書》台北:印刻,2006。
(12) 張喬婷《馴服與抵抗》台北:唐山,2000。
(13) 紀大偉《膜》台北:聯經,2011。
(14) 柴《集體心碎日記》台北:女書文化,2012。
(15) 馬哥《騷城傳》Queerology,線上期刊,2012。
(16) Sero《枕頭皇后(誤)的冒險》Queerology,線上期刊,2012。
(17) yasmine1030《十年》PTT實業坊,2006。
(18) Cornbug《學姐》PTT實業坊,2002。
(19) 朱天文《荒人手記》台北:新經典文化,2011。
(20) 葉青《雨水直接打進眼睛:葉青詩集》台北:黑眼睛文化,2011。
(21) 陳俊志《台北爸爸,紐約媽媽》台北:時報出版,2011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4  課程介紹
淺談酷兒與台灣在地性  
第2週
9/21  「性別操演」
Judith Butler, Critically Queer(Ceiba)
朱天文,《荒人手記》(圖參)
朱天心,《擊壤歌》(圖參)
女性影展來訪
吳述恩、薛元皓、陳慶容、梁芷欣、薛喬、張雅涵 
第3週
9/28  「抵認同」
Jose Esteban Munoz, Disidentification (Ceiba)
Kechiche, Abdellatif, 《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》(圖媒)
劉佑慈、王晨宇、宋珮珊、劉伊容 
第4週
10/05  邀請演講:
施舜翔 「天后史:流行同志偶像與酷兒政治」 
第5週
10/12  「離散酷兒」
陳俊志,《台北爸爸,紐約媽媽》(圖參)
李有成,〈離散美學〉《離散》
尹致潔、林子茗、黃昱鈞、葉芊均、王策 
第6週
10/19  「想像的酷兒共同體」
班乃迪克.安德森,《想像的共同體》(Ceiba)
白先勇,《孽子》(圖參)
黃道明,〈從玻璃圈到同志國,認同形構與羞恥的性/別政治:一個《孽子》的連結〉《批判的性政治》(Ceiba)
廖俐瑜、黃忻倫、林昀、鄭琇文、蕭雅馨 
第7週
10/26  「認同與書寫」
鄭芳婷,〈數位離散與酷兒想像:以拉板、彩虹山莊及 Queerology 為例〉
楊隸亞,《女子漢》
Yasmine1030,《十年》(批踢踢拉板精華區長篇小說)
Cornbug,《學姐》(批踢踢拉板精華區長篇小說)
歐佩宣、連翊、張家綺、周頤 
第8週
11/02  「酷兒與家國想像」
杜修蘭,《逆女》 (圖參)
邱妙津,《鱷魚手記》(圖參)
張亦絢,《永別書》 (圖參)
劉昀、翁筠茹、郭芮廷、黃怡菁 
第9週
11/09  網路社群探勘經驗分享
世界人權日活動介紹 
第10週
11/16  客座演講:
呂欣潔 「酷兒運動史在台灣」 
第11週
11/23  「失敗美學」
Jack Halberstam, The Queer Art of Failure (Ceiba)
葉青,《雨水直接打進眼睛:葉青詩集》
伍思薇,《面子》(圖媒)
廖芷妮、楊佳平、廖貽柔、楊聖緹 
第12週
11/30  「流動的主體」
Sue-Ellen Case, “Towards a Butch-Femme Aesthetic”(Ceiba)
朴贊郁,《下女的誘惑》
潘紫絹、金妤、莊惟安、黃瀚生 
第13週
12/07  「日常戰術」
MIchel de Certeau,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(Ceiba)
陳雪,《人妻日記》(圖參)
林佑權、黃鉫升、陳彥伶、李姿瑩 
第14週
12/14  「科幻酷兒與數位性」
Simians, Cyborgs, and Women by Donna Haraway (Ceiba)
Rupert Sanders,《攻殼機動隊》(2017)
延伸閱讀:
洪凌,《黑太陽賦格》(圖參)
紀大偉,《膜》(圖參)
戴同學(人惠敏心)、隆棋芳、吳邦瑀、許家馨 
第15週
12/21  學期議題回顧與討論
電影欣賞:Anne Fontaine《愛墮落》(2013) 
第16週
12/28  期末個人報告呈現 
第17週
1/04  撰寫期末報告